主页 > 送鲜花简爱花坊

描述人已逝去?

299 2024-06-03 19:50

一、描述人已逝去?

僾见忾闻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处: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抱恨终天 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丹客住了哭,对富翁道:‘本待与主翁完成美事,少尽报效之心,论证知遭此大变,抱恨终天!’” 长眠不起 死亡的别称。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从容就义 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丹心碧血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鼎成龙去 指帝王去世。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鼎成龙升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鼎湖龙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粉骨捐躯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赍志而没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赍志而殁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赍志以没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赍志以殁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捐躯报国 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捐躯赴难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殉国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北魏·杨炫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慷慨就义 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溘然长逝 指死去。 溘然长往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出处:《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 令原之戚 指兄、弟去世。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龙去鼎湖 指帝王去世。 出处: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山颓木坏 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寿满天年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死于非命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同垂不朽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呜呼哀哉 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香消玉损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一命归西 指死亡。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一命归阴 指死亡。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一命鸣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头疼发热。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 一命呜呼 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汤峻岩说:‘杀两个叫花子开张!这两个叫花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 饮恨而终 饮恨: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永垂不朽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出处:《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 油干灯尽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灯草尽”。 出处:《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又弱一个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与世长辞 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玉碎香残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抛雨断重泉堕。” 玉碎香消 比喻女子死亡。 出处: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远垂不朽 永垂不朽。 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 月坠花折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珠沉玉碎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把左手向身后一绰,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珠沉玉磒 比喻美女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壮志未酬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二、一般说的夭折是多少岁?

人12岁之前死亡就被成为夭折了。

《黄帝内经》有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其中,提到“尽终其天年”,人的天年为120岁,人活到120岁,才算是尽终其天年。

夭与折不同,人的天年为120岁,没过一半60的为夭;12年为一折,活到72岁就是6折。所以12岁之前死亡的就被称为夭折了,一折都没有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