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纹十二卷干尖是怎么回事
1/8
十二卷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十二卷锦植物多产于南非南部开普省冷凉的沿海沙漠地区。频临大西洋和印度洋,终年少雨多雾,少量的降雨发生在冬季,平时平均温度12℃-15℃,与我们的春秋季相仿,所以这正是它们的生长旺季。现在养的一部分都是经过园艺种或栽培变种,养殖条件相对更加宽松些。
1、花盆的选择:
十二卷锦的根系较其他属更发达,所以用盆最好选用盆高大于盆径的深盆,材质最好是透气性强的泥瓦或陶盆,但家庭养殖显得过于笨重不美观,所以在加大介质透气性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树脂、陶瓷、塑料盆。其中塑料盆由于其质轻抗老化和价廉成为家庭养殖的首选。2/8
2、土壤选择:
根据各地方便取材可使用富含腐殖质的草炭土、泥炭土、或腐叶土;透气的轻质材料破碎的红转、河沙、山体风化沙、赤玉土、轻石、兰石、珍珠岩等;透气保水富含磷钾的谷壳炭、草木灰等按3:6:1混合,有条件再加少量含钙的蛋壳粉、骨粉、贝壳或珊瑚粉(一定要反复淘洗,去除盐份)。筛去其中的粉尘,颗粒直径0.5-3mm.根据种植环境湿度大小、用盆的透气性以及个人种植习惯再添减腐殖质或轻质材料的比例。
3、水源要求:
自来水经过晾晒一天即可,当然最好选用雨水等软水。
3/8
4、光照要求:
原来介绍有说十二卷锦喜半阴,其实不然,在根系健康的情况下秋末至夏初可逐步进行全光照,夏末秋初光照强烈,为防止灼伤可适当遮阴,可用50{bf}遮阳网或两层窗纱。少量的可以单个植株上覆盖一两层的面巾纸(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刚购买引进的植株的缓苗适应期)。
5、空气要求:
空气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其实流通新鲜的空气对增加植株抗病性、减少虫害发生都很重要(所以一些闷养或密闭大棚的植物一换环境往往窗面开裂或萎缩)
4/8
6、施肥控制:
十二卷锦多不喜肥,每年换盆的话可以不施肥,春秋生长期可施两三次薄的含磷钾液肥(发酵后的啤酒、腐熟的鱼鳞、骨粉水等)。不准备每年换盆的话可以定植时底埋少量的牛、鸡鸟等禽类的粪肥,但一定要充分的腐熟发酵,严格的杀菌消毒。无机肥可使植物产生依赖性,不建议使用。
5/8
7、换盆及种植:
虽说十二卷锦多是冬型种,可现在家庭养殖除冬夏很短时间温度极高、极低时生长基本停滞外基本不深度休眠(短时的最低5℃最高40℃都可以生长)所以换盆最好在春秋成长旺盛期来临前进行,准备换盆前不要浇水,把植株倒出,去除干枯中空或腐烂的老根,尽量的不伤完好的根系,有伤口涂抹拖布津或多菌灵等杀菌药干粉。
最好使用新的介质,因为老盆土浇水时下部沉积有盐份或其它有害物质,最好不用。盆的底部放1/5大颗粒的轻质材料,以利于排水和透气,栽培用土不要太干和太湿,以手握成团即散为好。
栽种好后墩盆使盆土没有过大的缝隙,防止浇水时出现短路。上部再铺一层中粒的兰石、塘基石等透气材料,这不完全是为了美观,主要是使植株和盆土隔开,浇水或施肥时防止感染植株。然后把栽种好的植物放在散光处缓盆,不要浇水或喷水。待一至二周后新根长出可以浇透水,逐步加强光照至正常管理。
6/8
8、日常管理:
十二卷锦植株的摆放最好在南向的露台阳台或窗台,阳光由顶部照射最为理想,这一点家庭养殖往往达不到,窗台接受的也是斜射的光线。这样,为了防止植物的趋光性要定期的转动花盆,好在它们生长缓慢,生长期半月左右转动一次即可。但每天要保证至少有两小时以上的光照。浇水,春夏秋选择在晴天的早晨,冬在晴天的中午。
9、病虫害治疗与预防:
十二卷锦比较强健,病虫害相对发生少,病害主要是根腐病或叶腐病,发现早及时摘除腐叶或切除腐根杀菌消毒后晾晒往往不会损失植株,一般不易传染,一些硬叶12卷属根系完好湿度适合的情况下也有干尖发生,这好象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病害。虫害偶尔有红蜘蛛、线虫,发现可喷施杀虫药。但本着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最好盆土内混合呋喃丹等杀虫药,定期(生长期半月)喷施拖布津、多菌灵、带森锌等杀菌药。
7/8
拓展:十二卷锦的分类
十二卷锦按叶片软硬可分为软叶系亚属、硬叶系亚属和大型硬叶系亚属3类。
软叶系:叶质较软,叶片短而肥,通常顶端较肥厚或呈截形,有透明或半透明的 "窗" ,并有明显的脉纹 .光线可透过 "窗"进入植株体 内进行光合作用。 如毛汉 十二卷、绿玉扇、青蟹、静鼓、白银寿 、京之华锦,冰灯玉露等。
硬叶系:其叶质较硬,叶片剑形或三角形,大多数品种 叶面上有白色疣突,具有反射强烈 阳光 的生 理 作用。如青 瞳、十二之缟、象牙之塔 、 雄姿城 、龙城、东之星座、龙鳞等。 其中,大型硬叶系亚属的天使之泪、环纹冬之星座锦 、瑞鹤锦目前国内存量不多,因此价格不菲。
综合还可分为塔型 (如九轮塔)、殿型 (如琉璃殿)、条纹型 (如条纹十二卷锦)、截型 (如玉扇)、 珠型 (如玉露)等。
8/8
养好十二卷锦心得
要养好十二卷锦,注意一下三点:
1、深盆:因它们是深根系。
2、遮阳:忌强光充足散光最佳。
3、透气:土质疏松透气。
3.1、根据本地资源配制
3.2、视植体大小定颗粒大小,颗粒多于泥碳
3.3、纯颗粒配制加入泥碳颗粒或营养颗粒
2. 条纹十二卷出状态
条纹十二卷是会开花的,花序从叶腋间抽生,花梗笔直而细长,花朵小巧,为蓝紫色,花尊筒状,花瓣向外翻,花托较长。条纹十二卷在春末夏初开花。条纹十二卷植株矮小,无明显的地上茎,叶片布满白色条纹,非常可爱喜人
3. 条纹十二卷根
多肉条纹12卷,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季生长
4. 条纹十二卷叶尖干枯
植物的叶尖干枯,可能是缺少水分的原因,土壤干后及时浇透水,空气干燥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也可能是温度过高过低的原因,可将温度调整好,保持好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还可能是长期缺肥的原因,可以给植物及时追肥,补充好养分。或可能是根部腐烂的原因,剪掉烂根消毒后重新栽种。
5. 条纹十二卷叶子干瘪
1、缺素型黄叶:缺素型黄叶分为中、下部老叶先黄和中、上部嫩叶先黄两种情况。中下部老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氮、钾、镁、锌等。(1)整个植株生长受抵制,较老叶片整叶先缺绿,为缺氮。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2—3次。(2)整个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脉失绿变黄,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为绿色,或残留有绿色斑点,不卷曲,为缺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3)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坏死斑点,为缺钾。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4)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斑点或条纹,为缺锌。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中、上部嫩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杜株体内不风气被再利用的元素,如钙、硫、铁等。(1)生长点枯死,叶片缺绿皱缩至坏死;根系发育不良,很少结瓜,为缺钙。防治对策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每周2次。(2)生长点不枯死,叶色淡绿,茎细小则缺硫。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硫酸钾溶液。(3)生长点不枯死,叶色黄白,为缺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硫酸铁溶液。2、霜霉病黄叶:霜霉病是黄瓜生育期间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苗期发病时,叶片褪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期叶发病,开始在叶背呈现水渍状黄色小圆斑点,早晨尤为明显,渐发展成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边缘黄绿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斑背面长现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成片,全叶黄褐色,叶缘卷缩、枯萎。防治对策是用瑞毒霉、锰锌58%WP500倍液或75%百菌清WP、50%溶菌灵WP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一次,一般喷施3—4次即可。3、枯萎病黄叶:枯萎病俗称“死秧子”。发病初期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色渐变黄绿至黄褐,自下而上渐扩大到全株。近地面主蔓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变细或纵裂,逐渐干枯,全株死亡。根茎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温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折断茎蔓或主根时,能看到内部变褐色。防治对策:是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甲基托不津50%WP500倍液灌根,每株药液不少于250ml,5—6天灌一次,连灌2—3次。.卷叶的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根部病害,枯萎病或根腐病,可喷淋瑞苗清2000倍液+益微750倍液防治;
二是生理性萎蔫,是因为土壤板结、根系不好造成的,可喷施碧欧1000倍液+瑞培乐1500倍液。此外,建议少用化肥而多用农家肥,以改善土壤板结度。
6. 条纹十二卷叶尖枯黄
玫瑰玫瑰叶子发黄卷曲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玫瑰叶子发黄:买来不久,处于适应期,少量黄叶很正常也很常见。
解决办法:这种情况不必着急,可以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的变化程度,等其适应过来即可。
2、浇水过多导致玫瑰叶子发黄(水黄):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
解决办法:其比较耐干旱,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多,如果水分较多,则很容易引起根部腐烂,造成叶黄。
3、长期缺水导致玫瑰叶子发黄(旱黄):叶子卷曲发黄。
解决办法: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4、暴晒导致玫瑰叶子发黄(灼黄):强烈阳光直射,易引起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
解决办法:阳光过于荫蔽,但也切记勿暴晒,叶片也容易发黄,并且影响开花。
5、空气干燥导致玫瑰叶子发黄:花土过干,如果盆里的土长时间没有浇水,也可导致叶面枯黄。
解决办法:将其放置在较为阴凉的室内,避免直晒,注意浇水。
6、阳光不足导致玫瑰叶子发黄(缺光黄):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
解决办法:光照不充足,势必会黄叶,严重者还会出现全株腐烂死亡现象,可以将植物移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切记不可暴晒。
7、温度过高导致玫瑰叶子发黄:叶子卷曲发黄,植物整体发蔫。
解决办法:将植物放入室内,阴凉遮蔽处。
8、温度过低导致玫瑰叶子发黄:温度低时,冬天会处于一个休眠期,就是叶子变黄且掉叶子,甚至掉成光杆。
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可以适当保温,温度不可低于8度。
9、玫瑰施肥过多导致叶子发黄(肥黄):施肥过多,表现为老叶尖变黄枯落。
解决办法:暂停施肥,等春季大量发新芽的时候在根据生长情况补充追肥。
10、玫瑰长期缺肥导致叶子发黄(缺肥黄):新根发黄,叶色变浅,呈淡绿色,以后逐渐变黄枯干。
解决办法: 适量施肥,不可多施肥。
11、烂根导致玫瑰叶子发黄:花盆不透气,盆大根小时,避免盆土长期潮湿,造成根系腐烂。
解决办法:这是应该更换透气的花盆,并将植物放置于干燥处。
12、病虫害导致玫瑰叶子发黄:叶斑病和根腐病危害,叶斑病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批叶片脱落,盆土中有蚯蚓或金针虫(红蜘蛛、甲壳虫)等害虫,也会出现叶黄症状。
解决办法:到花市上购买“多菌灵”或者“托布津”,都是常用药,买来后按比例溶在水里喷洒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