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花卉周边 > 花卉园艺简爱花坊

中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124 2023-07-04 09:11

一、中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十大绿化城市排名

1.深圳

深圳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第一座国际花园城市,2000年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评比E类城市第一名,国际花园城市是公认的全球城市环境绿色奥斯卡奖。深圳在“2018中国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排名首位,其中绿化分数亦排名第一。深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08%,公园总数达921个,人均公园绿地为16.04平方米,全市建成绿道2400公里。2020年深圳公园将超1000个,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

2.杭州

杭州,浙江省会,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四大园林城市,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一,发达的水系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杭州城市绿化的天然保障。杭州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城市风貌主打江南的“水”特色,绿化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3%。

3.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的地区。林木覆盖率2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有“绿都”之称。

4. 南宁

南宁,简称“邕”,别称绿城、邕城,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8年举办第12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南宁市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800多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

5. 珠海

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之一,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型花园城市,有“幸福之城”、“浪漫之城,百岛之市”的称号,为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珠海建成区绿地率达47.49%,绿化覆盖率达49.22%,珠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75㎡。

6.苏州

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7.46%,绿化覆盖率42.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2㎡,城市重点推进环古城健身步道、太湖大堤、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等重大绿化项目建设。

7.昆明

昆明,云南省省会,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昆明具有1240多年的建城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和边陲风貌之美独具魅力。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2018年获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组(E类)金奖。昆明主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59%,绿化覆盖率42.01%,人均公园绿地10.93平方米。

8. 贵阳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中国避暑之都,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为46.5%,有森林公园11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7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6平方米。

9.长春

长春,简称“长”,别称“春城”,是吉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春享“北国春城”之美誉,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5%、绿地率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

10.厦门

厦门,别称鹭岛,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为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的美称。厦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8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5平方米。

二、中国园艺花卉的发展趋势

答:本科园艺专业的就业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企业: 园艺企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经销批发市场等企业,需要大量具备园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这些企业中从事农业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管理等工作。

2. 政府机构: 园林、园艺、环保等相关管理机构,如市政园林、城市绿地、园林绿化、园林设计等,需要具备园艺专业知识的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园林绿化设计、市政园林管理、环保监测等工作。

3. 科研机构: 园艺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研究所等,需要园艺专业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园艺技术研究、教学、科研等工作。

4. 制药、食品等企业: 园艺生产的果蔬等农产品,可以加工制造成为食品、保健品等产品。毕业生可以在这些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工作。

总之,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园艺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不同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三、中国园艺现状

收获:⑴了解到我国园艺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

A现状 ①我国的园艺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一批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效率高,合适我国国情的中小型园艺机械相继问世,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②在设施园艺方面,我国的设施栽培发展很快

③我国的园艺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速度还落后于园艺生产的发展。园艺机械化水平还不高。

④世界上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B 发展

①发展高生产率的园艺机械,机具种类向大小两个方向发展,种类繁多。

②发展多用途机械和联合作业机械扩大机具的通用性

③发展工厂化生产 ④广泛才用多种新技术。

⑵了解并学习动力机械(内燃机、拖拉机)作业机械(耕地、整地机械)种植机械、灌溉机械、园圃保护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加工储藏设备及设施环境控制设备四大部分。学习了各种机械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有关性能。以及对部分园艺机械的操作方式。

2 联想

⑴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粮食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对园艺产品要求的提高。将促进园艺事业的发展,为园艺机械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⑵要发展园艺事业,就要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并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改善园艺生产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生产的水平。

⑶园艺机械化生产的功率高 单位面积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在园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成为了机械的操作者 改善了园艺生产的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防御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强化和发展生产能力。

⑷园艺机械化结合园艺生物技术措施可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可实现蔬菜、花卉实现反季节生产销售、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中国园艺发展简史及现状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5、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6、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物理学成就

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成就。《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医药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五、中国园艺花卉的发展历程

第一,按照植物学系统分类.其分类是以植物学上的形态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按照科、属、种、变种来分类并给予拉丁文形式的命名.

第二,按照自然分布分类.主要分为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带花卉、高山植物、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和沙漠植物.

第三,按照原理用途分类.分为花坛花卉、盆花、切花和摘花.

第四,按照观赏部位分类,分为观花花卉、观果花卉、观茎花卉和观叶花卉.

第五,按照自然开花季节分类.分为春花类、夏花类、秋花类和冬花类.

第六,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分为观赏花卉、药用花卉、香料花卉和食用花卉.

第七,按照生态习性分类.主要分为一年生草本花卉、二年生草本花卉、多年生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

第八,按照原产地分类.全球共划分为七个气候型.在每个气候型所属地区内,由于特有的气候条件,形成了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这七个气候型分别是:中国气候型、欧洲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墨西哥气候型、热带气候型、沙漠气候型和寒带气候型.

下面主要介绍花卉的实用分类.花卉的实用分类,是从园艺的立场出发采用的花卉的分类方法,这里主要把花卉分成8个类群.

第一,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一年生草本花卉是指从种子播种在一年内完成其整个生育周期的花卉.二年生草本花卉是指从种子播种在二年内完成其整个生育周期的花卉.

第二,宿根草本花卉:宿根草本花卉是指二年以上生长周期的多年生草本花卉(以下球根花卉除外).

第三,球根花卉:球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的一种.为了耐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在地下部形成了特殊形态与生态的肥厚状,并贮藏了大量的养分.可分为春植球根和秋植球根两种.

第四,木本花卉:为茎木质化、多年生长的观赏花卉,可分为有一根或少数几根主干的高大乔木以及较多分枝较短树冠的灌木.

第五,温室花卉:在温带自然条件下,或者不能越冬,或者越冬困难的草本或木本花卉.

第六,观叶植物:以叶片作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但也有部分植物的花也有观赏价值,如凤梨科花卉.

第七,兰花:包括整个兰科植物.栽培种类不断增多,杂交品种更是数不胜数.

第八,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是沙漠气候型原产的植物,体内呈肉质.

六、我国园艺发展现状

主要是为了展示园艺和园艺的最新进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爱好者和公众参加。通过展示和介绍植物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促进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七、中国园艺花卉的发展现状

1 家庭园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2 城市化和工业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群与自然界的疏离感。家庭园艺可以让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享受种植的乐趣,同时也可以种植一些有机蔬菜,提高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有机、健康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为家庭园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 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对家庭园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促进,比如鼓励居民种植绿化和花草,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未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对自然的热爱,家庭园艺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八、中国园林花卉栽培应用发展史

目前,我国园林技术只是一个专科专业,他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可直接从事园林施工,设计,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一,专业总体情况

其实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园林艺术是非常丰富的,最著名的比如说像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些皇家园林,还有像江南的一些拙政园,留园等等一些古典的园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园林技术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园林的建设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相对来讲是比较短缺的。

其实大家如果看一看我国现在的一些城市的发展,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的城市,甚至一些小县城,都越来越重视新建广场,休闲娱乐的场所,那么其实这里面都涉及到了园林技术方面的东西。具体到单位,学校,工厂,医院,军营等等都搞起了园林绿化,应该说目前对园林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的,应该说是非常的短缺这种人才。

第二,园林技术专业的知识及能力结构

园林技术专业目前主要学习的内容课程,包括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学,花卉栽培技术,环保, 土壤肥料,学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等等以及不同学校的具体的特色课程。

第三,就业前景分析

园林技术专业的就业,大部分的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的面向主要包括园艺高新科技园区,园林苗圃,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植物园动物园,企事业单位,园林科研机构,园林局等绿化部门从事城市的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等方面。

园林技术也可以考公务员,主要是在一些园林局等相关的公务部门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