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花卉周边 > 多肉植物简爱花坊

中国传统插花文化(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精神内涵)

828 2022-12-07 13:21

1. 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精神内涵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

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

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

2. 中国传统插花的灵魂

绿色和红色是圣诞主题

3. 中国插花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具备有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2008年6月7日,传统插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传统插花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

Ⅶ-93

申报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遗产类别

传统美术

4.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

中国插花线条简洁,通过线条的直、曲、刚、柔体现其含蓄之美,并且讲究色彩淡雅、虚实结合。枝条疏密横斜,俯仰高下,使用花材数量少,但精致考究。中国古代的插花形式有瓶插、筒插、篮插等。现代插花的形式及器皿非常广泛,除了保留古代插花形式外,还有盆艺插花、抽象插花等。

5. 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

中式插花重意境,日式插花重形式,西式插花重色彩。

中式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传统插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因而中式插花也延伸出众多的流派名称:中华花艺、人文花道、枯山花道等。

小原流,在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明治二十七年左右,受西方文化影响,随父亲学习池坊花道的小原云心于日本明治末年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描写自然景观、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样式。小原流以色彩与写景的表现为重心,以重现自然美及展示植物属性为其特点,崇尚自然主义,不论以何型式的作品,插花者先把自己对花的感受,透过作品表现,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6. 传统插花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传统插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影响,富有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因而常把无语无义的花草根据其生活习性, 赋予了人的感情和生命力。

借用花木抒发人的意志、愿望之时, 以花枝展情韵, 表现花品花格, 令人在击节赞叹之余, 心驰神往。

古人看花是有分别的,饮酒对自然生长的花,饮茶对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叶都蕴涵着深长的意味。

7.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特点

现代插花艺术特点

一、主题内容的广泛性

在传统插花中,人们往往认为插花这种艺术形式是为了在室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而出现的,故插花作品意在表现自然植物景观,其他方面涉及较少。而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这类作品因内涵深刻、新颖倍受人们青睐。

二、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使得各种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讲究意境美的东方插花艺术和崇尚理性、装饰美的西方插花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在保留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出现了各个花型的现代应用型,使得传统花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造型的多样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插花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追求自由、抽象的艺术风格,古典插花所认为的不能更改的“花型”被一些前卫插花人士所突破,出现了外型自由的抽象插花,造型种类丰富。

四、形式和手法的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时期因文化及其它艺术的影响,插花艺术涌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发展到现在,有圆形风格、花园风格、线条风格、欧式风格、日式风格、实验派风格等等形式。设计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铺陈、构架、捆绑、组群、编织等等。

8.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特征

写景式插花;谐音式插花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袭明代传统风格,受益盆景术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欣赏自然美,将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微缩在室内几案上。清带还流行写景式插花、组合插花和谐音式插花。如邹一桂的写景式盘花,花材有竹、棕榈,配以太湖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颇富自然之趣。谐音式插花如马诒所绘作品《前程万里》,以铜钱、佛尘、万年青、李子为花材取其谐音为主题。

在花市兴盛之际,出现了具有现代商业形式的“花券”,并开始流行对花品评,这既有理智的判断,当然也有神格化的癖求。张潮:赏梅令人高,赏兰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在插花技艺上,大有提高,开创现代插花之先河。沈复提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两个技巧诀窍,并自创了最早的“剑山”。

清代插花在郎世宁、冷枚、金廷标等人的绘画作品中呈现出前期、中期雍容大气,晚期繁复颓靡的特征。这一时期,“撒”“剑山”“曲枝”等工具的创造发明进一步拓展了插花的创作可能和艺术空间。

但是纵观清朝三百年,插花艺术始终处于一个下坡时期,得不到重视。花道在此时开始衰落。

9. 插花与传统文化

花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古代君子有四雅: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画则重在“境”之美。

  四雅之一:焚香|香事

  焚香是指人们将从动物和植物中获取的天然香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各种不同的香型,并在不同的场合焚熏,以获得嗅觉上的美好享受。焚香一开始就从人们的生理需求迅速与精神需求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盛唐时期,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及富裕人家就经常在聚会时,争奇斗香,使熏香成为一种艺术,与茶文化一起发展起来。至宋,我国的焚香艺术,与点茶、插花、挂画一起,被作为文人“四艺”。古人对焚香的要求是无烟却香味低回悠长,书斋庭院里,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香气悠然里,或抱膝观书,或对坐清谈,都是古典中国隽永的意象。

  四雅之二:品茗|茶事

  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茶被发现及饮用以来,都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捧。三五好友,聚于高山流水之间,品茗谈志,尽显中国文人之风。古人煮茶讲究火候。水煮得嫩、老与适中,加茶的时间与方法,煮茶的方式与“汤花”的好坏多少,其关键都看会不会掌握汤候。《茶经》中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五三煮”)。

  四雅之三:插花|花事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四雅之四:挂画|画事

  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味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展现宋代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挂画”最早挂于茶会座位旁,内容是关于茶的知识,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当时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和展示的形式,作为平时家居鉴赏或雅集活动共赏的重要活动

10. 传统插花艺术的意义

中式插花四大特点:

一、多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形式,追求植物的线条美

中式插花主要就是讲究的线条美,以及具备自然的姿态。主要的布局花型就是直立型、直上型、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在四个基础形式上,中式插花衍生出了各具特色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形式。

而且,它的构造也是高低不一,看起来十分有错落感,上下也会呼应,会让插花更好的清雅。中式插花没有很明显的中轴线,但是枝叶和花朵之间都会比较的和谐。

二、强调花的寓意和情感寄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鲜花与不同的情感、理念联系在一起: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贵气、菊花“悠然见南山”的隐逸、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因此中式插花中也会强调这些花不同的寓意,并将它们组合起来进行创作。

三、顺应周围环境,讲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插花艺术上它也有所体现,因此,中式插花对保持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感非常重视,也讲究插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插花的过程中,会考虑“自然而然”的将插花与周边的场景融为一体,营造富有整体美感的艺术。

四、含蓄自然,注重意境美

就像是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一样,中式插花也注重“留白”“意境”,而不像是西方插花一样“热烈”,反而显得含蓄。比起直白的感染力,更加注重作品蕴含的意义、创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