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荧光照片展示了天宫二号上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的运动。
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根失去了向重力性生长,表现为自由生长状态,呈现螺旋状攀附生长,并保有寻找土壤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微重力条件下,植物扎根困难,一直在迂回寻找土壤。
其实微重力环境影响到的不只是根,我们可以再看看叶片的生长和水分的情况。
这是天宫二号上的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培养箱中是两种具有不同生长特性的植物——拟南芥(长日照植物)和水稻(短日照植物)。
生长盒上贴有透气膜,用来保障植物与温室内有一定的气体交换,而液态水不会从透气膜中逸出,以此来保障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
借助实时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开花发育全过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45226885303611392这就是拟南芥和水稻在天宫二号中度过的一生。(视频来源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视频右侧展示的是拟南芥在高等植物培养箱中,由短日照(2016年10月至12月)转变为长日照(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后的图像。
我们可以将它与地面对照进行比较。地面对照在同样条件下,于2017年1月30日完成全部生长周期后,枯萎死亡;而空间中的拟南芥则多活了7个多月,还抽出了大量的花薹,说明空间拟南芥虽然生长较慢,但是寿命显著延长,整体生长量也极大增加。
视频左侧展示的是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包括种子在空间的萌发、叶片的生长与展开。
在空间生长的水稻叶片不能像地面生长水稻那样向上伸展,而是多向性,这是因为失去了重力引导的原因。
这是在天宫二号中生长的水稻叶尖“吐水”的情况。(图来源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的根压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通过叶分泌出来,但由于没有重量,不能有效地回到土中,水分不能有效循环。
上图中,A、B、C是水稻在“天宫二号”生长的影像,叶尖有大量水珠;
D、E、F是在水稻在地面生长的影像,叶尖没有水珠。
作者: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出品:科学大院
科学大院是由博览运营的院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ID: kexuedayuan),一起去太空种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