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花卉周边 > 病虫害防治简爱花坊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

300 2023-07-25 11:15

一、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

1、优化施肥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氮肥施入,氮肥决不能多施。氮肥过多容易引起水稻纹枯病、叶枯萎等各种疾病。也会引起叶蝉、稻飞虱等害虫。因此,必须优化施肥结构,在水稻孕穗期施加约2公斤左右的尿素。后期叶面喷洒尿素液,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水分管理

水分虽然对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但栽培时要注意控制好水位。在插秧期间要适当提高水位护苗,在孕穗和抽穗期间也要适当提高水位。其他生长期要注意控制水位,以干湿交替为主。适当降低水位,小水多灌,有效的防止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还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害病菌是可以随水传播的,所以要注意避免田水互串,遇到雨季时要及时排水,防止溢出稻田。

3、微生物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优先考虑微生物农药。因为微生物农药效果强,毒性小,基本无残留,应在优质水稻上大力使用。对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农药,例如白僵菌粉对稻苞虫、卷叶螟等有着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而灭瘟素等药剂则对稻瘟病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好微生物农药,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高效低毒农药

化学农药实际上也是防治病虫害不可或缺的药剂,特别是在突发病情发生时,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以高效低毒的品种为主,例如灭病威、叶枯宁等。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与药剂的浓度,病情小的时候最好是挑治。最后还要严格控制好用药的安全间隔期。

二、水稻病虫害图谱(完全版,一定要收藏!)

农业植保站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病害防治:

- 定期巡查田间,并及时发现和识别病害症状。

- 做好病害监测,并实施预警,掌握病害发生的趋势和规律。

- 培育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 合理施用农药,采用安全有效的农药对病害进行控制。

- 实施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源、病害切断、合理轮作、间作等。

2. 虫害防治:

- 进行虫害监测和调查,了解虫害的种类和数量。

-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如引入天敌昆虫等进行虫害控制。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虫害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和严格控制剂量。

- 采取机械措施,如粘虫板、粘虫球等对虫害进行捕捉和防治。

- 合理施肥,保持水稻生长的健康状态,提高其抵抗虫害的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农业植保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同时,也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环保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三、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稻飞虱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

二化螟水稻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三化螟在秧田期、分蘖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的防治;纹枯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

四、水稻的病虫害图片大全

1、稻瘟病

水稻发生稻瘟病后,会直接导致植株枯黄和死亡,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对种子进行消毒,播种后合理浇水施肥。

2、枯纹病

水稻引发枯纹病后期,会导致植株倒伏或腐烂而死,种植时要合理密植,施足基肥,生长期间增施磷钾肥,发生病害时,可以使用井岗霉素粉剂、苯甲丙环唑乳油等药剂加以防治。

3、二化螟

二化螟害虫会啃食水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发生虫害时,一般可以先用杀虫灯进行吸引,然后集中杀灭,或者直接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4、稻纵卷叶虫

稻纵卷叶虫喜欢在生长茂密而嫩绿的稻田中产卵,降低植株产量,发生虫害时,一般都使用低毒、低残留类药剂进行防治,例如50%杀虫螟乳油、90%晶体敌百虫等。

五、水稻的病虫害有哪些?

1.高温杀虫

  日光暴晒: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温度50℃左右持续2~4小时,即可将害虫全部杀死(注意:对稻谷不能采用日光暴晒!)。

  沸水浸烫杀虫:这种方法适合于消灭数量不大的豆类中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豆类害虫。处理时,先烧一锅开水,将豆子放在适当大小的筐子内,然后把装有豆子的筐浸到沸水中。蚕豆浸30秒,豌豆浸25秒,烫豆子时必须保持水沸。每次豆子数量不能过多,以保证豆子受热均匀,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凉后取出再摊开晾干,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将虫全部杀死,并且不影响豆子的发芽率。

  2.低温杀虫

  仓外冷冻 趁冷入仓:选择干燥寒冷的天气,准备好干净场地,在下午气温最低时将虫粮薄摊在场地上,厚度为7-10厘米,进行冷冻(粮温最好要求降到-10℃以下),连续冷冻数日。在冷冻过程中,应勤加翻动,使温度均匀,以保证杀虫效果。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防止粮食水分增加。

  仓内通风冷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把仓库门窗都打开,利用自然风力,通风换气,同时要经常翻动粮面,以便迅速降低粮温。如果有风扇、风机也可以联合使用,以加速通风降温效果。当粮温下降到或接近外界温度时,就可以停止通风、关闭门窗,使粮食继续保持低温,直至害虫死亡。

  3.风车除虫

  在粮粒与害虫通过风车的时候,由于比重和形状不同,在风力的作用下,比重轻的害虫、尘杂被风吹至较远的地方,比重大的粮粒落到较近的地方,使害虫与粮粒分离,利用风车除虫时,应控制风车的转速和粮食的流量,使其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具体做法:

  在风车的虫杂出口处套上一个透气的口袋,防止虫杂飞扬。

  把生虫的粮食放入风车。

  摇动风车,把粮食内比较轻的虫子吹出来。

  最后,将袋内收集的虫子及杂物烧掉,或挖坑深埋。

  注意:风车除虫一定要在远离储粮的地方进行,以防止害虫传播。

  4.筛子除虫

  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同,用适当大小筛孔的筛子,通过过筛使它们分开。农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对清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量,在筛中粮食厚度以2-3厘米为宜。

  5.压盖粮面防虫

  该法主要用来防治蛾类(主要是麦蛾)成虫,阻止这些仓虫在粮面产卵;并能使粮粒内羽化出来的成虫无法活动而死亡。同时,又是预防害虫感染的一种好方法。

  具体做法:

  压盖时间,选择在新粮收获入仓(囤)后及时进行。

  将仓(囤)顶的粮面耙平。

  盖上无孔洞的塑料薄膜,粮面和薄膜之间要紧紧贴实。

  把无虫的异种粮(如以豆类压盖小麦)装入洁净的麻袋,装5~6成满,缝好袋口。然后,严密地压在已摊平的粮面上。压盖要平紧密实,袋与袋之间没有空隙。

  注意:被压盖的粮食,水分不应超过13%的安全储藏标准,粮温应保持正常,没有感染玉米象、谷蠹及其它甲虫。

六、水稻病虫害图谱与防治

水稻花叶病是由水稻花叶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也称为稻瘟病。其主要症状是水稻叶片出现小型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灰色或白色斑点,最终斑点中央出现小黑点,称为孢子堆,代表了真菌的繁殖。以下是水稻花叶病的防治方法: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防治花叶病的有效措施之一。2. 化学防治:及时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常用的药剂包括三唑酮、咪鲜胺等。3. 轮作休耕:通过合理的轮作休耕,减少连作导致病害积累的机会,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4. 杂交育种:通过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危害。5.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田间有病叶、病秧和病田,以减少病害的传播。6. 控制灌溉水源:避免使用感染病菌的灌溉水源,以减少病害的传播。7. 收割残蔬清理:及时清理并销毁田间的病变植株和经济收获后的残蔬,以减少病害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合适的防治方法应根据病情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

七、水稻病虫害清晰图谱大全详解

回答1、田间肥料施加过多,导致肥料在低温缺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有机酸等多种有毒物质,危害水稻根部。2、秧苗生长期间,频繁遭遇低温,导致寄生菌或腐生菌危害到秧苗根系,引起水稻烂秧。3、稻田土壤透气性较差或稻田长期积水,使得水稻根系部分缺氧,造成根系发黑腐烂。4、除草剂药害或者是肥害。

一、水稻根部腐烂的原因

1、田间使用肥料过多,后续肥料在低温缺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有机酸等多种有毒物质,导致水稻根系发黑,严重时,导致水稻根系死亡。

2、水稻秧苗生长期间,由于频繁遭遇低温,导致土壤中的寄生菌或者是腐生菌危害到秧苗根系,最终引起水稻烂秧。

3、稻田土壤透气性较差或者是稻田中长期积水,使得水稻根系部分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最终导致根系发黑腐烂。

4、除草剂或肥料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或者是肥害,有可能引起根部腐烂。

5、水稻感染立枯病,根系部位会有褐色霉层出现,严重时,还会导致根系部位腐烂。

二、水稻根部腐烂如何防治

1、施加农家肥之前,应当进行充分腐熟。

2、秧苗移栽的时候,不宜过深,同时稻田中的水位也不宜过深,保持浅水即可,避免水稻根系缺氧。

3、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水稻病害抗性,保证水稻生长健壮。

4、对于烂秧地块,使用25%甲霜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5、如果是除草剂药害或者是肥害,及时进水排水,将田间多余的药液或肥料排出田外,同时叶面喷施碧护/芸苔素+氨基酸叶面肥,促进水稻快速恢复生长。

6、如果是田间有毒物质所致,及时排水晾田,同时叶面喷施碧护/芸苔素+氨基酸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7、如果是水稻立枯病,可以喷洒恶霉灵1200-15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八、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二化螟、大螟,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

  防治稻飞虱,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应用吡虫啉、噻虫嗪(不选用吡蚜酮,延缓其抗性发展);喷雾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

  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微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

  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冈·蜡芽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或三环唑、丙硫唑等化学药剂。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A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或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噻霉酮、噻唑锌。预防病毒病,选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生物药剂品种时,施药期应适当提前,确保药效。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和临近种桑养蚕区,需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