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蚜虫防治特效农药
1、主要特点
噻虫嗪是继吡虫啉之后开发的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吡虫啉相比,杀虫谱更广,水溶性更好,持效期更长,毒性更低,噻虫嗪由于其具有杀虫谱广,内吸性强,稳定性好,持效期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在生产上,除了用于喷雾,还有这些新的用法,使用更方便,杀虫效果更好。
2、叶面喷雾
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常用于防治蚜虫、稻飞虱、白粉虱、蓟马、跳甲等多种刺吸式害虫和锉吸式害虫。在害虫发生初期,用70%噻虫嗪·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6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由于其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和一定的渗透性,可快速阻止害虫取食,有效控制害虫的继续危害。
3、种子处理
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内吸性强,水溶性好,持效期长,也可用于种子处理,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可在小麦播种前,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的比例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地蛆、韭蛆等地下害虫,还可兼治蚜虫、蓟马等地上害虫。持效期可达6~7个月。
4、土壤处理
噻虫嗪由于它在植物和土壤中的代谢缓慢,所以具有较长时间的生物活性,土壤中水溶性好,持效期长,还可用于处理土壤。可在小麦播种前或播种时,每亩用用3%噻虫嗪颗粒剂500克,与小麦种子混匀后一起播种,也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还可兼治苗期蚜虫,持效期可达3个月以上。
5、灌根处理
噻虫嗪水溶性好,内吸性强,被根系吸收后药剂能从根部传输到地上部分,杀灭地上和地下的害虫。
可在蒜蛆发生初期,用35%噻虫嗪悬浮剂300~500毫升,结合灌水,进行灌根,可有效防止蒜蛆的危害。
二、小麦病虫害如何防治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虽然目前没有黄矮病和丛矮病免疫品种,但品种之间抗病毒病有差异。另一方面,病毒不易检测,虫传范围又广,采取其它应急的防治措施比较困难。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选用抗耐病品种是一项基本措施尤为重要。
2、农业栽培措施:清除田间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叶弹、蚜虫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清除田边、渠旁杂草也有防病效果。另外要及时灌水、平衡施肥等。
3、化学防治:由于苗期和秋季侵染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春季侵染,应注意拌种措施和喷药措施相结合。(1)灭虫防治:吡哆啉、灭蚜松播前拌种;生长期间喷雾防治,主要有抗蚜威,锐劲特和菊酯类药物;(2)喷吗啉胍,增抗剂、病毒啉等新型药剂。
三、小麦防治蚜虫
300mL
联苯菊酯属于常用杀虫剂,可以用来杀治红蜘蛛、叶螨、蚜虫、等刺吸式昆虫及茶毛虫、蚜虫、小菜蛾、菜青虫、小地老虎、蛴螬、螟虫、蝼蛄咀嚼式口器害虫等害虫。
联苯菊酯是一种杀虫剂,可以防治小麦蚜虫。
联苯菊酯可以防治棉铃虫,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山楂叶螨、柑桔红蜘蛛,黄斑蝽,茶翅蝽,菜蚜,菜青虫,小菜蛾,茄子红蜘蛛,茶细蛾等20多种害虫,温室白粉虱、茶尺蠖、茶毛虫。
四、小麦蚜虫防治措施
你好,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农药,常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小麦蚜虫。但是,使用农药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应该尽可能采用非化学手段,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五、防治小麦蚜虫用什么药效果好
蚜虫又叫做腻虫、蜜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危害,每年都有发生。防治蚜虫常见的有效的药物有;
吡蚜·呋虫胺
防治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上的蚜虫,在发生初期可用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10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蚜虫的危害。而对于番茄、辣椒、黄瓜、西瓜等蔬菜作物上的蚜虫,可用5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1-14克/亩,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击倒害虫,并阻止害虫传播病毒。
氟啶虫酰胺
防治黄瓜蚜虫,亩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用量为30克~50克,进行茎叶均匀喷雾,药后3天才可看到蚜虫死亡,一次施药可维持14天左右。防治苹果黄蚜,在发生盛期,可用10%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雾力求均匀周到,重点喷洒苹果树嫩稍。药后3天防效达99.84%。
噻虫胺
防治小麦蚜虫,于小麦蚜虫发生初盛期施药,每亩用20%噻虫胺悬浮剂8-16毫升,兑水0-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的危害 。
六、小麦病虫害用什么农药
小麦花叶病毒病也叫小麦黄花叶病,1927年在日本首次发现,近几年在我国黄淮海冬麦区发现此病,并自西向北逐步传播。
此病毒属于土传病害,对土壤翻耕凉晒,喷施施护和菊酯杀菌药,并喷施吗啉胍,海澡肥及胺鲜酯导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