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花卉周边 > 病虫害防治简爱花坊

枣树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

402 2023-07-10 01:18

一、枣树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

枣树最怕的药,应该指的是农药,在枣树管理的农药使用中,枣树最怕使用农药过量、农药配制浓度超高,也怕多种农药混用不当,这样的农药都会产生药害,给枣树生长带来伤害,严重时甚至能造成枣树死亡。

一, 药害的危害及症状。

【1】药害对枣树的危害

枣树产生药害,就会给枣树带来伤害,影响枣树的开花、坐果、果实生长,甚至是影响枣树叶、茎、干、根等自身的全面生长。

【2】药害发生后的症状

枣树使用农药,产生药害后一般都表现出以下症状:

⑴ 叶片症状表现

①叶片出现斑点,药剂的不同斑点也不尽相同,有黄斑、红斑、褐斑之分斑点不规则,大小依据药害的是否强烈而不同。

② 叶片翻卷,并逐渐干枯,药害严重,还会造成脱落。

⑵枣吊的症状表现

药害发生后,枣吊先是和叶片一样会出现斑点,严重时会先失绿泛黄,进而变得干枯,造成叶片无着力点而脱落。

⑶枣花、枣果的症状表现

枣花变得干枯脱落,果实逐渐萎缩,由绿变黄,最后干枯脱落。

二, 药害产生的原因。

枣树药害的产生,大多由农药使用过量、配制农药浓度过高、多种农药混合不当而造成。

【1】 农药使用过量。

农药使用过量,一般指的是用药过于频繁,或一次喷药量过大,农药成分在枣树上积累过多,造成枣树不适,出现中毒现象,给枣树造成的伤害。农药配置浓度过大,也属于使用过量的范畴,道理基本一致。

【2】 农药混合不当。

农药混合不当,主要是指不能混合在一起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农药的成分在混合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这种物质给枣树带来不适,使枣树出现中毒现象。如碱性的杀螨特就不能与920等酸性农药混合。

三, 药害出现后的救治。

一旦发现枣树出现药害后,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救治,以降低对枣树的伤害。

【1】 喷洒清水。

发现枣树出现药害后,要立即对枣树喷洒清水,对粘附在枣树枝干、叶片上的药液进行稀释和清洗,这样可冲刷掉部分农药成分,不能冲刷掉的,也能使其得到稀释,降低其浓度,减小或消除药液对枣树的进一步伤害。

【2】 喷洒高锰酸钾水溶液。

喷洒高锰酸钾水溶液,就是利用其强氧化的作用,氧化农药的成分,降低对枣树的危害。高锰酸钾水溶液的浓度要控制在6000倍以上。

【3】 喷施叶面肥。

用清水清洗完毕,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枣树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水溶液,快速为枣树增加营养,以促进枣树调节自身生长能力,恢复正常生长。

【4】 对树下土壤进行中耕。

叶面肥喷施完毕,还应对地下土壤进行中耕处理,以促进枣树根系生长,加强枣树根系活动能力,为枣树恢复健壮提供保障。

【5】 适度修剪。

对土壤中耕的同时,还要对枣树进行适度的修剪,剪除因药害造成的枣树嫩枝尖处的枯枝或不健康部分,减小营养消耗,利于枣树储备营养,促进恢复。

因此,枣树并不怕某种药,而是怕管理中农药使用不当,出现药害,药害会给枣树带来很大的伤害,影响枣树的正常生长,影响枣树的开花坐果,也就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二、枣树常见病虫害防治介绍

一、 枣疯病

枣疯病也正是农大所提到的邻居家枣树发生的病害,枣树患上了枣疯病后,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枣树的叶芽出现了不正常的发育,叶子细小卷曲、丛生发黄,给人感觉很是稠密拥簇在一起,别说会结枣了,还严重的影响着枣树的生长,甚至还会导致枣树枯死。

二、 枣树炭疽病

炭疽病通常在多种果树上也有发生,炭疽病发病是由越冬在树上的菌丝体,通过风雨传播后感染的一种病害,枣树受到侵害后,最初表现是枣子上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斑点,慢慢扩大成为凹陷的病斑,病斑继续扩展引发落果,并且受到侵染的枣子吃起来发苦,没法食用。

三、枣树病症图示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1)枣尺蠖

枣尺蠖,俗称枣步曲,以幼虫为害枣树芽、叶、花,严重年份能将全树叶片及花蕾吃光,造成大幅度减产,影响翌年挂果。

防治措施:

1)树下防治。在枣尺蠖成虫羽化出土前,于树干基部绑一圈8~1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接头处用钉书针固定或塑料胶粘合。要求塑料薄膜与树干紧贴,无缝隙,若有空隙,可用湿土填实,膜的下缘用土压实,阻止雌蛾上树。在地上卵块即将孵化前,在塑料带上缘涂一圈由黄油10份,机油5份、2.5%溴氰菊酷农药1份混配而成的粘虫药膏,粘杀上树幼虫。

2)树上防治。对已上树为害枣尺蠖,可在枣尺蠖初龄期喷药(枣树芽长至3厘米时)防治。常用药剂和浓度为:1.2%苦烟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酷10000~30000倍液(1公斤药加10000~30000公斤水),或20%杀灭菊酯8000~10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在幼虫初发至盛期树上喷雾。

(2)枣粘虫

枣粘虫,别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虫。幼虫吐丝缠缀嫩叶,躲在其中食害叶肉或钻入花丛吐丝缠缀花序,食害花蕾,咬断花柄,造成落花,并蛀食幼果,引起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

1)刮树皮和堵树洞。秋季或早春枣树休眠期,人工彻底刮树皮、堵树洞、主干涂白来消灭越冬蛹。刮树皮时宜重刮、深刮,要刮到红色内皮,但不能露出白色内皮,以免损伤树势,遭受冻害。刮树皮时先在树干周围捕麻袋或塑料布,把刮下的粗皮、翘皮碎屑和害虫等集中带走处理。刮树皮一般每隔一两年进行一次。

2)喷药防治。第一代幼虫初、盛期喷药,是消灭此虫的主要环节。当枣芽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枣芽5~8厘米时,第一代幼虫绝大多数孵化,可喷第二次药。5月下旬至6月初,对喷药后遗留的虫苞及时摘除。花后如发现第2代幼虫再酌情喷药。药剂选择参照栆尺蠖防治。

3)生物防治。在第2、3代枣粘虫成虫发生期,栆园挂设枣粘虫性诱剂,消灭羽化雄蛾。在枣粘虫第2、3代落卵盛期每株枣树释放赤眼蜂3000~5000头,卵寄生蜂可达75%左右;幼虫发生期树冠喷施杀螟杆菌等微生物农药200倍液。

4)束草诱杀。秋季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越冬前,于枣树主干上部或主侧枝基部束草诱集老熟幼虫化蛹越冬,然后于深秋或冬季取下束草和贴在树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烧毁。

(3)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别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俗称枣蛆。以幼虫为害枣果,在果内绕核串食,虫粪留在果内,造成“豆沙馅”。被害果容易提前脱落,以至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措施:

1)培土压茧。取树冠以外的土培于树干四周,使土中幼虫或蛹100%窒息死亡。培土范围以树冠大小为准,重点在树干周围100厘米,培土厚度约30厘米,培土时间应在越冬幼虫出土盛期(6月上中旬)。

2)摘拾虫(落)果。结合枣园管理,摘除蛀虫果和掉落地面的落果,及时深埋处理,以消灭第一代幼虫。

3)树下施药。桃小幼虫出土初、盛期,清除杂草,平整地面。然后选择在土壤中残效期长、药效好的药剂,均匀施在树冠下地表,根须附近1米范围内,药量宜大,出土初、盛期各施一次。地面处理常用的药剂及浓度为:25%对硫磷微胶囊剂100倍液,或40%甲基异硫磷乳剂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药液直接喷洒地面,喷后耧耙一遍,基本可控制为害。

4)树冠喷药。通过性诱剂测报,以选择杀卵、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的药剂为宜。在诱蛾高峰后5~7天进行树上喷药,常用药剂及浓度为:2.5%溴氰菊酯4000~6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20%灭扫利3000~4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1605乳油1500倍液。在卵果率达1%或卵孵化初期选用20%枣虫清15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根据地面防治情况、虫口密度、气候条件,决定树上喷药的次数。全年一般共喷2~3次,间隔时间为10~13天。

(4)食芽象甲

食芽象甲,别名枣飞象以成虫为害嫩芽、幼叶,严重时能吃光全树嫩芽,造成二次发芽,削弱树势,推迟发育,降低产量与品质,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防治措施:

1)震落毒杀成虫。成虫盛发期,利用成虫受惊坠落于地面的习性,于早晨或傍晚用木锤震树,同时在树冠下喷杀虫粉剂。常用药剂及浓度:2%辛硫磷粉剂或1.5%对硫磷粉剂,或6%甲氧DDT粉剂。虫口密度大时,应在成虫初、盛期各洒一次药,每天早晚各震一次树,杀虫效果在96%以上。

2)树上喷药防治成虫 成虫发生盛期,结合防治l~3龄枣步曲和初龄枣粘虫,树上喷药。常用药剂及浓度为:50%辛硫磷2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液,50%1605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

3)成虫出土前防治。春季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挖5cm左右深的环状浅沟,在沟内撒西维因药粉,毒杀出土成虫。成虫出土前,在树上绑一圈20厘米宽的塑料布,中间绑上浸有溴氰菊酯的草绳,将草绳上部的塑料布反卷,或者使用粘虫胶于树干中上部涂一个闭合粘胶环,阻止成虫上树。

(5)绿盲蝽蟓

绿盲蝽蟓又名小臭虫、破头疯,常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

防治措施:

1)秋冬季节(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清除栆园周围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卵、压低虫口基数。

2)有间作习惯的枣园,在选择间作物时应避免选用棉花、玉米、大豆、白菜、油葵等绿盲蝽蟓的寄生植物。

3)根据绿盲蝽蟓若虫无翅完全依靠爬行和成虫受惊飞行迅速的习性,应用粘虫胶树干涂环与喷雾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即:早春越冬卵孵化期和成虫上树(第一代)危害期,使用粘虫胶于树干中上部涂一个20cm宽的闭合粘胶环,然后在早晨或傍晚对枣树树冠和周围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雾,或使用10%的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药后,中毒的害虫即坠落地面,待其苏醒后,沿树干爬行上树时,受到粘虫胶环的阻杀,可以达到保护枣树的目的。

4)树冠喷药。各代绿盲蝽若虫、成虫期,早晨或傍晚对枣树的树上、树下喷洒10%的吡虫啉1500~2000倍液。

(6)枣瘿蚊

枣瘿蚊又名枣蛆,卷叶蛆。以幼虫吸食枣或酸枣嫩芽和嫩叶的汁液,并刺激叶肉组织,使受害叶向叶面纵卷呈筒状,被害部位由绿变为紫红,质硬发脆,后变黑枯萎。

防治措施:在老熟幼虫作茧越冬后,翻挖树盘消灭越冬成虫或蛹。枣芽萌动期,树下地面喷撒25%辛硫磷微胶囊剂200~ 300倍液,撒后轻耙,毒杀越冬出土幼虫。发芽展叶期,在树上喷洒50%二溴磷乳油600~800倍、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注意展叶后的用药浓度应降低。

(7)红蜘蛛

枣树红蜘蛛又叫火龙虫,是危害枣树的重要害螨。危害枣树的红蜘蛛有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两种,以截形叶螨为主。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枣树提早落叶,降低枣果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

1)秋冬季节(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和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消灭越冬卵。

2)早春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枣红蜘蛛等害虫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达到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目的。

3)在枣树发芽前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危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公害粘虫胶在树干中部涂一闭合胶环,环宽1-2厘米,如虫口密度大,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

4)枣红蜘蛛天敌种类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尤其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6月中下旬草蛉开始向枣树上迁移,此后应尽量减少向枣树喷施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利用天敌进行控制。

5)如前几种防治方法未得到及时应用,可采用化学除治方法进行补救,即在枣红蜘蛛发生期用螨死净、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四、枣树病症图示及病虫害防治图片

枣锈病是枣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发生。预防和控制枣锈病的最佳时期是在春季。具体来说,应该在枣树萌芽前进行一次喷雾处理,在花期前进行第二次喷雾处理。此外,还应该及时清除枣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保持枣树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如果发现枣树已经感染了枣锈病,应该立即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扩散。

五、枣树病怎么治

一、加强肥水管理:施用腐熟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能力,还要合理的使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提高耐病能力,应及时适量浇水,在结果期要均衡供应水分,除了这些还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势,适当的整枝和疏叶

二、农业防治: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根外追肥,从开花初期喷施1%过磷酸钙溶液,或者是0.1%氯化钙溶液。一般每隔15~20天左右喷一次,喷施3~5次左右,这样能增强青果的含钙量,使其提高抗病能力。

六、枣树病害图片及防治

冬枣小叶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其主要症状包括小叶黄化、叶片变薄、叶色变浅、生长不良等。

处理办法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采用防治措施:及时清除已感染的叶片和枯死部分,以减轻病情发展。同时,喷洒罗布饮剂或硫磺松香农药等抗菌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2. 注重植物的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水分,适当增加光线,保持植物环境湿润,并注意植物的通风,可以调节植物内部环境,减少感染机会。

3. 采取预防措施:适量喷洒叶面肥、硼肥等营养物质,从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避免冬枣小叶病再次发生。

七、枣树病症图示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根据您的描述,枣树脚下出现黄色粉末的可能原因是叶面疏松病(又称为枣树黄萎病)。这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发生。叶面疏松病会导致枣树的叶片逐渐变黄,最终干枯脱落。同时,在病害发展的过程中,叶片上会出现黄色的粉末,这是真菌孢子的形态。

如果确认枣树患有叶面疏松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

用药物喷雾:可以使用含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氧乐果等有效成分的药剂进行喷雾治疗。

剪除病叶:将病叶及时剪除,避免病害扩散。

加强管理:加强枣树的管理,注意保持树体清洁和通风,控制枣树的生长,避免病害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枣树对叶面疏松病的抗性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病情严重或难以控制,建议咨询当地植保专家或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八、枣树病虫害的防治与用药

枣的防病虫害方法,只要施加合适的农药,定可让枣园远离病虫害。

冬枣树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发芽前彻底清理枣园,剪除病虫死枝、盲椿象卵块,集中烧毁。全园喷施“护树将军”,消灭越冬病源和虫源。日常田间管理注意及时摘除病果、剪除病枝,拣拾病虫枝叶,集中烧毁;合理修剪,增加枣园的通风透光能力。在冬枣幼果期用适量“新高脂膜”喷涂果面,随着果实的不断膨大而补喷几次,成膜物质保护果实免遭病虫害侵扰,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品光泽度,并能增加单果重量,防止裂果落果,延长保鲜时间,从而提高冬枣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