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花卉周边 > 病虫害防治简爱花坊

棉花病虫害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285 2023-07-09 05:09

一、棉花病虫害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有"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之说。 棉花全生育期早熟品种170-180天,中熟品种需180-200天,晚熟品种大于200天;一生需要≥10℃的活动积温,早熟品种需3300-3500℃,中熟品种需3500--3900℃,晚熟品种需3900℃以上;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厘。

而沿淮淮北从4月11日播种到10月31日停止生长,共205天,≥10℃的活动积温3450℃,降水量668公厘。由此看来,降水量是足足有余,但各月分配不均,有干旱渍涝危害。春季种早中熟品种和麦茬棉种早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都够用,但晚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就略感不足,若遇春秋温偏低或播种稍迟就明显不足。

① 温度: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较多的热量,在土壤水分适宜时(土壤湿度18-22%),棉花在日平均气温10-12℃即可开始发芽出苗,最适宜温度在25-30℃,超过40℃不利,以土壤温度15℃,有5-7个晴天播种为宜。若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出苗只需4-7天。若温度低出苗缓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烂种现象。如果气温低于15℃,又多连阴雨,对幼苗生长不利。当地面温度降到3-6℃时部分叶子受冻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冻死。

沿淮淮北地区4月上中旬常有低温或霜冻危害,晚霜最迟在4月16日结束,历年4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8 ℃,地面极端最低达零下4。1℃,因此,棉花在幼苗生长期间,必须密切注意低温霜冻的危害。

棉花出土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幼苗16-18℃时10-15天开始长出第一片真叶,25℃时只需7-10天,14℃时需20多天。棉花进入现蕾期以后,温度高,现蕾又快又多,最低温度不低19℃,现蕾初花期气温以25-30℃最为适宜,在25℃以上有利于生长发育。

开花至吐絮生物学最低温度是15-18℃,吐絮期温度以20-30℃较合适,低于20℃成熟期后推,低于15℃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转运受阻,并影响棉花纤维质量。这个时期温度日较差大对促进早熟有利。沿淮淮北5 月上旬后期及以后日平均气温都高于18℃,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6月份均在24-27℃,因此,5-6月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在吐絮期要求天暖,昼夜温差大,气温在25℃左右,有利于吐絮,若气温低于12℃或高于40℃都会引起棉桃脱落。 ② 水分: 棉花是直根,有较发达的根系,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当种子吸收相当自身重量近一倍水分时即可膨胀发芽,播种要求田间持水量65%-80%对出苗有利。干旱时影响出苗,大雨则使棉田板结,潮湿缺氧,呼吸作用差,出苗受阻;阴雨连绵根系发育不良,且易感染炭疽、立枯等苗期病害。

幼苗期土壤湿度适宜可提前现蕾。幼苗期需水不多,现蕾期地上部分生长加快,需水量逐渐增加,始花至裂铃初期达最大值,这时的需水量是其一生中的一半以上。干旱或气温>35℃时会阻碍棉株发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但水分过多,棵间空气湿度增大,也易引起蕾铃脱落。进入吐絮成熟期后,需水逐渐减少,这时土壤水分以55%-70%为宜,此时阴雨多,湿度大易遭病虫害,发生僵烂铃,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③ 光照: 棉花只有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发育才能良好,从日出到日落,所有叶片都随着太阳方向而转动,以争取较足光照,充分的阳光才能壮苗,早发,增枝现蕾。棉花对光照强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若遇到长期阴雨,棉株生长受阻,影响有机养分制造与转运,植株体内糖分减少,含氮物质增加,会引起大量蕾铃脱落导致疯长。棉花生育后期,充足光照,有利光合作用,可增加铃重,提高棉絮质量,最怕秋雨连绵,光照不足,引起茎叶疯长,株铃易遭病虫害,使僵烂铃增加,并延迟成熟,增加霜后花。

综上 所述, 影响 有两点 1 不同方位山坡的气候因子有很大差异,例如山南坡光照强,土温、气温高,土壤较干,而山的北坡则正相反。在北方,由于降水量少,所以土壤的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影响极大,因而在北坡可以生长乔木,植被繁茂,甚至一些喜光树种亦生于阴坡或半阴坡;在南坡由于水分状况差,所以仅能生长一些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但是在雨量充沛的南方则阳坡的植被就非常繁茂了。

此外,不同的坡向对植物冻害、旱害等亦有很大影响。 2 地势变化。 地势的陡峭起伏、坡度的缓急等,不但会形成小气候的变化而且对水土的流失与积聚都有影响,因此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和分布。

  坡度通常分为6级,即平坦地  山谷的宽、狭与深浅以及走向变化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 简单说, 光 温 水 肥 这四种因素受 地形影响, 分别是光照面和光照时间, 小气候形成, 水 肥流失。

二、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诱抗素可通过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的方式施用在棉花上。种子处理别称为种子涂覆,将诱抗素溶液混合到种子表面或包覆在种子表皮上,这样可以在种子萌发时提供持续保护。喷雾方式则是将诱抗素溶液喷在棉花叶面,致病菌将逐渐死亡或被抑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防止棉花遭受病害侵袭。诱抗素在棉花上的使用是一种环保和经济的防治方法,它不会对环境和棉花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与传统防治方式相比,诱抗素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诱抗素是一种生物农药,其机制是通过提高棉花植株免疫力来抵御病害,因此使用过程需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时机,选择适宜的使用方法和施用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棉花主要病虫害

      一,   苗蚜的防治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伏蚜的防治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选用烯啶虫胺、氯噻啉、灭蚜酮、丁硫克百威、毒死蜱等药剂交替、轮换、混合用药,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吡虫啉、啶虫脒而使蚜虫抗性增强。为增加药剂的持效性,可加入适量渗透剂或无磷洗衣粉等助剂,也可加入乙酰甲胺磷、氧乐果等内吸杀虫剂,以延长药效。

二、红蜘蛛

      5月上旬开始在棉花田点片出现,此时气温较低繁殖速度慢,进入6月中下旬后,随着温度升高,在干旱棉田繁殖速度快。防治上采用阿维菌素、哒螨灵喷雾防治。

三、棉盲蝽

       棉盲蝽主要刺吸棉株的顶芽、嫩叶、花蕾或幼铃,棉田湿度大,利于发生。针对棉盲蝽在早晨和傍晚出来危害和具迁飞性的习性,防治时间选在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防治药剂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马拉硫磷等,施药方式采用由外围向内喷雾的防治方法。

四、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保花保蕾的药物防治主要以杀菌剂为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1. 三唑酮:这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棉花病害,如棉花青枯病、棉花轮斑病、棉花蚜虫病、棉花叶枯病等。

2. 粉锈宁:这是一种专门防治棉花粉锈病的药剂,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 多菌灵:这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棉花褐斑病、棉花红蜘蛛等。

4. 杀螟松:这是一种针对棉铃虫的药剂,可以有效杀灭棉铃虫,防止其危害棉花的花和蕾。

5. 拉美菌素:这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棉花病害,如棉花青枯病、棉花叶枯病等。

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错误使用导致药害。同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时机,尽量在病害发生前进行预防性喷洒,以提高防治效果。

五、棉花病虫害防治方案

可以。

苯甲丙环唑新型高效复配杀菌剂,具有内吸、治疗性等特点,能被根、茎及叶部接收,首要防治葡萄炭疽病、黑痘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梨树黑星病、苹果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小麦锈病、白粉病及黑星病等。同时对棉花的真菌类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六、棉花病虫害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吐鲁番盆地夏季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时间长,日长夜短,风沙大,耕种面积少,缺水,棉花不宜生长,易得病虫害,最适宜种瓜果